脚手架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临时设施,用于支撑工人、材料和设备,确保施工安全和效率。本文通过全面图解,详细解析外脚手架的搭设标准,帮助施工人员掌握正确操作。
一、脚手架类型与选择
1.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:适用于各类建筑结构,搭设灵活,承载能力强。
2. 门式脚手架:组装快捷,常用于低层建筑或室内作业。
3. 碗扣式脚手架:稳定性高,多用于桥梁和高层施工。
选择时需考虑建筑高度、荷载要求和施工环境。
二、搭设前准备
- 地基处理:确保地面平整、坚实,必要时铺设垫板或混凝土基础。
- 材料检查:钢管、扣件、脚手板等需无锈蚀、变形,符合国家标准。
- 设计规划:根据施工图纸确定脚手架尺寸、步距和连墙件位置。
三、搭设步骤图解
- 立杆安装:垂直设立基础立杆,间距不超过1.5米,并设置扫地杆。
- 水平杆搭设:每步高度一般为1.8米,横杆与立杆通过扣件牢固连接。
- 剪刀撑设置:沿脚手架外侧每隔6-9米设置交叉支撑,增强整体稳定性。
- 连墙件固定:与建筑结构可靠连接,水平间距不超过6米,垂直间距不超过4米。
- 脚手板铺设:满铺脚手板,两端固定,防止滑移。
- 防护设施:安装护栏、挡脚板和安全网,高度超过1.2米时设置斜道或梯子。
四、安全注意事项
- 荷载控制:严禁超载,施工荷载通常不超过3kN/m²。
- 定期检查:大风、雨雪后需重新验收,确保无松动或变形。
- 拆除顺序:遵循先搭后拆、后搭先拆原则,严禁抛掷材料。
五、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- 基础沉降:立即加固地基,调整立杆高度。
- 扣件松动:使用扭力扳手,确保拧紧力矩达到40-65N·m。
- 稳定性不足:增加剪刀撑或连墙件,必要时设置抛撑。
通过遵循以上标准,脚手架搭设不仅能保障施工安全,还能提高工程效率。建议结合实地培训和规范手册,全面提升操作水平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gabljt.com/product/680.html
更新时间:2025-10-25 02:06:28